如今的中國汽車消費者在做出購買決策時,更關注車載技術,而非價格與發動機性能?不久前,普華永道發布的中國內地與香港《2016年智能網聯汽車消費者調查》,得出如下結論:40%的受訪者愿意酌情改變品牌偏好,以期獲得更佳的汽車互聯性能。調查結果同時顯示,75%以上的受訪者愿意在安全性能方面增加投入,60%愿意為使用狀態監測、車輛診斷程序和事故數據記錄等車輛管理功能提高預算。
據悉,《2016年智能網聯汽車消費者調查》收集了中國內地和香港購車者的3000多份問卷。問卷結果顯示,中國購買者非??释麚碛凶詣玉{駛汽車(超過85%),與之對應,他們對于自動駕駛的一些主要顧慮在于:安全性(91%)、網絡安全(86%)、法律層面的擔心(83%)以及費用問題(80%)。調查中,高達80%的受訪者會主動考慮購買升級服務,以提升汽車的互聯功能。防碰撞、危險警告以及緊急呼叫等安全性能被消費者列在汽車互聯服務的首要位置,接下來才是信息娛樂、導航、車輛狀態記錄和維護。
普華永道方面預計,全球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年銷售額將在5年內增至三倍,從2017年的472億歐元上升至2022年的1400億歐元。
這樣的調查結果雖然有些“出乎意料”,但可以確定的是,企業已摩拳擦掌。除傳統車企外,網絡和科技巨頭紛紛加速新技術開發,致力于為網聯汽車和自動駕駛提供智能操作服務。
普華永道思略特咨詢公司全球合伙人彭波認為:“對于傳統汽車制造商而言,要迎戰汽車行業的新晉對手,就必須制定正確策略,通過與科技企業的戰略合作,獲得必要的新技術。這將決定哪些汽車品牌有實力搭建出網聯生態系統,從而改變中國消費者的駕駛體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