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1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中國保監會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文件內容如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發展改革委、教育廳(委)、公安廳(局)、環境保護廳(局)、住房城鄉建設廳(委)、商務廳(委)、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督局、保監局,部屬各單位,部內各單位,部管有關社團:
汽車維修業關系到道路交通安全,關系到大氣污染防治,關系到社會公眾生活質量,關系到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是重要的民生服務業。近年來,我國汽車維修業取得了長足發展,較好地適應了汽車產業和汽車社會發展、滿足了廣大消費者的汽車維修需求,但是也存在市場結構不優、發展不規范,消費不透明、不誠信等問題。
未來5至1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汽車維修業將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必將在服務人民群眾平安、便捷、舒適汽車生活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為促進汽車維修業向著現代汽車服務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現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國務院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 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0號)精神,以最大限度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改善人民群眾汽車生活品質為宗旨,以轉變行業發展方式、提升行業服務能力和治理體系為主線,尊重市場規律,銳意改革創新,優化市場結構,激發市場活力,推進汽車維修業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1. 公平競爭。堅持市場公平競爭,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2. 自主消費。堅持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便民服務。
3. 依法監管。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行市場監管,實行寬進嚴管,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4. 協同發展。堅持與汽車上下游產業、汽車后市場相關行業協同發展、融合發展。
5. 部門共治。堅持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共同治理,推動市場主體自我約束、誠信經營。
(三)總體目標。
通過5年左右努力,推動汽車維修業基本完成從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市場發育更加成熟,市場布局更趨完善,市場結構更趨優化,市場秩序更加公平有序,市場主體更加誠信規范,資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對汽車后市場發展引領和帶動作用更加顯著;基本完成從服務粗放型向服務品質型的轉變,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誠信透明、經濟優質、便捷周到、滿意度高的汽車維修和汽車消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