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技術原理復不復雜,不談歷史故事悠不悠久,今兒咱只聊聊奧迪家是如何對quattro進行“大肆”傳播的。閉上眼默想十分鐘,還記得你對quattro最初的記憶嗎?
或許大部分人對于quattro的初印象都來自這只看上去非常靈動的金屬小壁虎。雖然“壁虎”是quattro的代名詞,但可憐的是那些貼有壁虎的車卻極有可能并不屬于奧迪……不過不管怎么樣,只要你見過這只壁虎我就有勇氣說下去了!
據我了解,大部分非奧迪車主在自家車屁股上貼這只壁虎,只是為了獲得“壁虎”的諧音“庇護”或“避禍”,圖個吉利、出入平安,直到有一天聽到說這只壁虎代表了奧迪的全時四驅系統才恍然大明白:“??!原來如此!”。不敢說奧迪“壁虎”在圍剿蚊子的事業中做出了多么卓越的貢獻(好像根本就沒貢獻),但中國車主的這種精神需求卻讓那些三流的金屬鑄造作坊有得忙活了。
其實奧迪對于quattro的宣傳從開始到現在一直就沒停下過。廣大車迷或者狂熱的四驅愛好者都知道,在1980年日內瓦車展的時候,奧迪完成了它對quattro進行世界范圍的第一次正式宣傳。這輛轉臺上的展車在當時引來無數參觀者駐足,吸引他們的當然并不是其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外觀,也不是其最高200馬力的動力,而是他們對于quattro充滿好奇,對于這輛四驅轎車在路上表現表示懷疑。
但這種懷疑顯然是多余的。為了證明quattro的強大性能和將其從越野車擴展到轎車領域的明智,奧迪一把將裝有quattro的賽車推向各種世界級的比賽當中。這一推不要緊,從1981年開始,奧迪quattro連續三年奪得世界拉力錦標賽(WRC)的23次賽段冠軍、共25個冠軍頭銜;連續三次奪冠美國派克峰登山賽……其他同場賽車能不能“望塵”都是個問題。以至于后來,為了緩解比賽的尷尬,組委會不得不重新修訂比賽規則,要求四驅賽車不準參加相關比賽。
活躍于當下,如果你對汽車有足夠關注,對創意廣告又抱有興趣,那肯定不會錯過這樣一則廣告:
雖然廣告中這輛奧迪A6只攀爬了一次,不過據悉,其實駕駛者駕駛此車以平均60公里/小時的速度共成功完成了11次爬坡。另外,這次爬坡已經不是奧迪的首次嘗試了,早在1986年奧迪就曾在相同的地點進行過相同的挑戰,只不過當時的車輛是奧迪100 CS quattro,駕駛者是當時的賽車手Harald Demuth。
花絮:其實2005年拍攝廣告的這個滑雪跳臺從1994年開始就已經停止使用了,由于導演覺得這次紀念廣告只有在這拍才有意義,所以不得不找到工人提前進行各種修繕,包括加強支撐結構,加固雪道底板等,以保障拍攝過程中所有人的安全。另外,為防止車輛在爬坡過程中出現打滑失控等情況發生,工作人員在這輛A6的底盤上掛有牢固的鋼絲纜繩,就像雜技演員的安全帶一樣,但在車輛爬坡過程中不會起到向上拉的作用。
看到這兒是不是感覺奧迪在視頻廣告上確實花費了不少成本和精力?然也。不過不知道你有沒有經常瀏覽雜志(不只是汽車類雜志,還包括奢侈品、化妝品、時尚等類型)的癖好,各個車企在這些大家喜聞樂見的東西上投入的心思同樣很多,其中就包括奧迪。下面不妨舉幾個例子,看你能否明白他們的“良苦用心”(話說這些廣告設計師們稍微有點“冷”)。
“自吹自擂”太多的話影響不太好,這時候還想宣揚自己怎么辦?找些著名演員來配合一下吧。于是,奧迪開始將大量經典產品帶入影視圈去發展。雖然“混入”了影視圈,但也從來沒想過以后要拿個影帝、影后什么的,只求觀眾看完之后能偶爾想起:“電影里那個臉上畫著四個圈的車好像還挺不錯?!钡?,齊活?!捌谕毙 笆本蜁?,所以奧迪在每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從來不會像“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那樣愁眉不展。
最后,不得不說付出總會有“回報”的。奧迪一直以來在宣傳上做的努力終于被“幸運女神”看在了眼里。這不,2014年索契冬季奧運會上,奧迪在全世界老百姓的共同目睹下收獲一次“終極”免費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