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手車交易體量的逐年遞增,與其相關的業態形式也成為業內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日前,優信二手車執行總裁彭惟廉出席了于上海召開的“2017上海汽車電子商務發展論壇”,并就目前二手車行業的電商模式展開了深度解讀。
圖:優信二手車執行總裁彭惟廉現場解讀二手車電商模式
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二手車這類重線下的傳統行業在互聯網的加持下受到了包括媒體、大眾、資本在內的各行各業前所未有的關注。在此背景下,我國二手車行業也在茁壯成長,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二手車保有量已經達到1.6億,成為美國之后,全世界第二大保有量的國家。不僅如此,我國二手車交易量也在剛過去的2016年首次突破千萬大關,達到1039萬輛。
然而在彭惟廉看來,盡管二手車行業在電商平臺的助推之下,首次步入到千萬級的交易規模,但這種交易規模距離業內期望的2000萬、3000萬仍有很大差距。這也證明,我國二手車行業目前的增量水平尚需提高。
析出率過低 需要從供給端找尋問題所在
數據顯示,在二手車市場擁有巨大保有量的情況下,析出率卻僅為6.7%,這與美國整體市場高達18%的析出率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另外,美國一年整體的供給在二手車端高達4500萬臺,而中國僅有1000萬臺。
彭惟廉認為,導致這種情況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供需不平衡,市場供給不足,需求端就面臨兩種問題:
第一是選擇性,在同等需求下,消費者完全可以選擇選擇性更廣的新車市場。
第二是價格,因為供給不足導致的供需不平衡,導致二手車的價格優勢不再明顯,這意味著二手車作為商品的最大特性被去除了。
在這兩種問題的影響下,需求端的消費力大打折扣。據相關機構調查,2015—2016年,中國消費者對二手車的接受度已經達到了50%,但因為供給端的短板,導致最終購買二手車的人只有20%左右。
那么,想要解決供需平衡問題,就要依靠契合市場規律的商業模式,提高供給端的輸出效率,才能有效改善供給不足帶來的析出率低問題。
疏通整體交易鏈痛點 形成更貼合市場規律的商業模式
前不久,商務部、公安部、環境保護部三部委聯合發聲要求全面落實限遷政策解禁工作。在彭惟廉看來,政策紅利下,如果能搭配成熟的商業模式,必定能對區域,乃至全國流通產生增益效果。因為二手車電商的商業模式可以說是整個產業體系的脈絡,只有讓其疏通,才能使整個產業以體系實現高效運作。
那么,目前二手車電商的商業模式究竟如何劃分呢?
據彭惟廉介紹,整體汽車流通行業大致可分為三段,分別是上游的C2B,中間層的B2B以及下游的B2C。
作為供給端的消費者,無非需要利潤及出手率兩個關鍵點,而C2B模式下,B端作為需求方,可以依靠B端獨有的規?;灰滋攸c,為C端供給方提更高的利潤及出手率,實現上游的高效流通。
當二手車流入到中間環節,B2B模式可以為供需兩端的車商提供車輛獲取途徑和跨地域流通,這能使兩端車商的交易效率保持在穩定水平。
最后,二手車轉移到下游的零售環節時,B2C模式可以為供需兩端提供最多的服務點和增值點,比如B端車商訴求的集客、資金周轉、庫存融資,C端消費者訴求的金融、售后服務。將這三段商業模式的痛點解決,就可以對整個交易鏈進行疏通。
優信圍繞整體產業鏈 打造出多元化服務體系
事實上,為了提高二手車市場增量水平,完善商業模式的整體架構,優信集團在成立6年內確實對行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比如在成立之初,為穩定車商交易創立了優信拍平臺,并為其配套了相關的交易模式。經過數年的迭代升級,這套交易模式已具備國內外交易模式的優點,成為今天被業內外熟知的“集中車源網上交易”模式。
此后,優信集團將2B市場積累的運營經驗和資源擴散到2C市場,搭建了B2C交易平臺優信二手車。該平臺抓住B2C模式的發展要素,圍繞C端消費者的“痛點”展開服務布局,分別在金融領域和售后領域產出碩果,推出了“付一半”及“優信認證”服務,兩者都是根據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時的關注點孕育而生。
憑借日益增進的商業模式,多元化的服務體系,優信集團旗下的優信二手車及優信拍業務均實現了盈利。此外,優信集團還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先后累積獲得了近10億美元的融資,占整體二手車電商過半的份額。如此成績,充分證明優信對商業模式的深度解讀和運用得當,相信在其努力下,二手車電商能在未來展現出更加成熟的業態形式,市場增量水平也能明顯提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金融界無關。凡來源非金融界網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金融界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