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銷量是每個汽車廠家關注的事情。很長一段時間,在華市場上,豐田以其獨有的優勢霸占著中國市場老大的位置,萬萬沒想到,2017年伊始,本田即宣告篡位成功,本田汽車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廠家,汽車產量和規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車廠家之列。以全年汽車銷售125.6萬輛,同比增長24%的業績超越豐田、日產,成為2016年在華日系車企頭名。要知道,2015年時本田在三大日系車企銷售榜中僅排名第三。
2017年1月6日,也就是成績揭曉的這一天,本田(中國)、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在北京共同舉辦本田中國新年媒體大會,三家企業高層與媒體同坐一張餐桌展開交流,成績、團聚、喜慶、酒宴、新朋舊友……所有的元素都像極了一個提前進行的中式團圓年,以如此中國化的方式與媒體溝通,這對本田而言尚屬首次。
植根中國的技巧,本田已然熟稔。
中期戰略成效顯著
2016年,本田在華成績不俗,全年銷售125.6萬輛,其中廣汽本田銷量66萬輛、東風本田59.6萬輛,均創下歷史最高銷售記錄。會上本田公布了2017年的銷售目標為134萬輛。
2012年4月,本田發布中國市場中期發展戰略。正是從那時起,本田通過加速新車型和新技術導入、強化研發的本地化、擴大產能、加速Acura(謳歌)發展規劃等幾方面的舉措,實現了4年內的全方位發展。
對于奪得日系頭名的成績,本田中國本部長水野泰秀表示很淡然,更令人振奮的是,2016年我們的努力終于開花結果。
在新車型導入方面,2012年至2016年間,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在中國市場先后推出20多個全新車型,其中有7款是中國市場專屬車型。導入車型的頻率上在日系三強中遙遙領先。
在新技術導入方面,先進安全駕駛輔助系統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和導航互聯系統Honda CONNECT(智導互聯),以及全新動力總成系統SPORT TURBO(銳・T動)和SPORT HYBRID(銳・混動)先后應用于新車型上。
而新車型和新技術之所以能夠快速導入,正是本田不斷強化研發本地化的結果。本田于2013年11月成立了本田技研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聯合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強化在中國的研發、采購和生產管理等功能。
此外,Acura(謳歌)品牌在去年開始國產,第一款專為中國消費者開發的戰略車型CDX上市,并于去年年底發布了傳奇跑車全新NSX。
新年關鍵詞:新技術、謳歌
在媒體大會上,水野泰秀還公布了接下來的發展方向,面向下一個五年,本田將以電動化與IT化新技術、Acura(謳歌)為關鍵詞,以開放、創新的思維繼續深入推進新技術、新產品與品牌戰略。
電動化與IT化是面向未來發展必不可少的技術方向。在電動化技術方面,繼新雅閣銳·混動版投產之后,今年新思鉑睿銳·混動版將于2月上市。本田還將積極推進電池等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以更加親民的價格為消費者提供混合動力車型。
與此同時,本田正充分活用中國研發功能,加速推進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研發。此外,本田還將以開放創新的思維,考慮與優秀的中國企業合作,共同推進IT化、智能化新技術的開發。
除了新技術的推進,擺在本田面前另一個關鍵詞是謳歌。根據本田戰略規劃,2017年Acura(謳歌)將以車神塞納為代言,加強傳播品牌表現,著重提升包括基于互聯網+的創新營銷體驗、為顧客提供的人車合一的駕乘體驗,以及一對一的服務體驗等。水野泰秀表示。
在產品方面,今年將迎來謳歌MDX的中期改款,專為中國開發的TLX專屬版也將在年內國產,這兩款新車都將在今年4月上海國際車展上亮相。另一款主力SUV車型全新RDX也將于明年國產。
2017年,體驗老大的煩惱
老大不好做!
得益于產品線的全面補強,2017年,本田在華勢頭依舊看好,但東風本田受制產能不足已是不爭的事實,目前一、二工廠的標準產能各有24萬輛,完成今年59.6萬輛成績已屬不易,雖然第三工廠建設項目于2016年12月啟動,但遠水難解近渴,未來兩年內,產能問題依然是困然東風本田的最大難題。
根據東風本田規劃,今年有望銷售65萬輛,東風本田總經理藤本敦接受采訪時表示,為達成新年目標,東風本田將從提高生產效率、導入自動化設備、優化加班班次來提高產能,盡一切努力來提高生產效率。
2017年東風將帶來全新CR-V,并進一步加強SUV產品線,2017對東風本田是有機遇有挑戰的一年。水野泰秀表示。
另一方面,謳歌品牌更需要本田著重考量。2016年7月,謳歌首款國產車型CDX上市,雖然實現同比120%的增長,但9062輛的成績卻乏善可陳。強化品牌傳播和加速新產品投放,是謳歌品牌接下來幾年需要持續推進的。
謳歌承諾,今后每年都會有至少兩款不同的國產車和進口車型投放到中國市場。隨著新產品的加入,2017年謳歌將努力實現3萬輛以上的全年銷售目標,這對于年終目標在69萬輛,且只新增一款1.5t冠道車型的廣汽本田來說將是重要補充。
與同行交流,常感嘆于中國市場的復雜多變,變為不變,看似摸不清理還亂,其實就好像中式團圓年,該有的都湊齊了,喜慶的日子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