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technologyreview網站報道,汽車制造商們繼續推動電動車的發展——但當前市場對這類汽車的需求有限,而能夠讓電動車受到市場歡迎的政策可能永遠都不會來臨。
每一家“懂得自愛”的汽車制造商似乎都在叫喊著成為電動車的一名支持者。寶馬汽車公司CEO想要在2017年賣出10萬輛電動車。戴姆勒奔馳公司的董事長甚至寫信給德國綠黨,向他們表明公司制造零排放汽車的愿景。
與此同時,和在巴黎車展上觀察到的趨勢一致的是,汽車制造商推出了許多新的電動車。在本周的洛杉磯車展上,預計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包括現代、三菱和捷豹路虎——將推出新的電動車。
但《華爾街日報》指出,供給有望超過需求。雖然一些國家對電動汽車的采納度開始大幅上升,但美國并不是其中之一。該報認為,較低的汽油價格和美國人對SUV(電動車多為轎車)的持續偏愛,對可能做出選擇(電動車)的購車人構成了阻礙。
我們不應該感到驚訝。彭博新能源財經和麥肯錫公司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一個純粹的消費者驅動的電動車市場可能要在政策干預后的5到7年后才能出現。如果希望電動車的需求能夠與供給相匹配,那么有必要出臺有力的干預政策。
為了緩解有關電動車發展的擔憂,奧巴馬政府最近宣布了一項由35條電動車充電走廊組成的充電網絡計劃,這只是個開始,但還不夠。相反,德國要求到2030年前禁止使用內燃機,歐盟還要求確保每一棟新房子都必須有一個充電點,而這樣的措施才是我們需要的。
現在化石燃料的使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要禁止使用似乎不太可能。特朗普已經表示希望退出《巴黎協議》并使用更多的化石燃料,這顯然與推進中的電動車革命格格不入。正如彭博社指出的那樣,目前美國針對電動汽車的買家提供了7500美元的稅收優惠,特朗普政府甚至可能收回這一政策。
如果這真的發生了,那么它會對其中一些汽車制造商造成較大的影響。這個稅收優惠政策只適用于一家汽車制造商銷售的前20萬輛電動車,目前特斯拉是最大程度享受到這一政策優惠的汽車廠商。彭博社認為:“取消這一優惠政策會把特斯拉腳下的梯子給沒收,也會讓其他想要轉向電動車的汽車制造商付出更多的代價?!?/p>
換句話說,真正的擔心是聯邦政策的變化可能會對電動車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對氣候問題感冒的州可能會在政策上寬松一些,但這未必足以提升市場對電動車的接受程度?;钴S的美國油老虎(耗油的汽車)似乎會在未來一段時間里繼續統治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