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部長周三在北京說,中國政府已經承諾德國汽車企業,不會在電動汽車市場被區別對待。
德國經濟部長Sigmar Gabriel出訪北京,與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會談,會上討論到中國計劃設置電動車配額等相關條件,這讓德國汽車企業有點擔心。
德國的《南德意志報》周二援引中國政府正在草擬的一項法律報道,所謂配額是要求從2018年開始,無論哪家生產商,在中國生產的汽車中必須有一定數量的車實現零排放。達不到這一要求的企業可能不得不停止生產。
苗部長表示,他沒有這種印象,汽車行業不會被排擠在新驅動技術規劃之外。苗部長表示,在中國的德國汽車企業會與中國公司享受平等待遇。
大眾集團和戴姆勒都在采取措施擴大在中國的產能,因為中國市場的汽車需求旺盛,彌補了他們在南美和全球其它市場的銷量下跌。但電動車的生產仍然處于起步階段。
大眾是歐洲最大的汽車公司,也是上世紀80年代首家在中國建設生產設施的跨國車企,兩個月前與中國江淮汽車簽訂了框架協議,雙方將合資建廠生產電動車。
德國汽車行業的主要領導人物也在周二的會晤上向中國政府提出意見,希望為德國汽車公司創造平穩的商務環境。
VDA汽車行業協會會長Matthias Wissmann 說:“我們相信中國能夠為非中國公司確??煽扛偁幒凸降氖袌霏h境,并制定不帶歧視性質的規章?!?/p>
跨國品牌要在中國生產汽車,必須與中國本地企業合資,且一家企業一般只允許有兩家合資伙伴。大眾汽車已經與上汽集團和一汽集團建立了合資企業。
Gabriel表示德國汽車公司沒有理由擔心中國會分別對待德國公司和中國公司。他告訴記者:“苗部長表示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并補充說,德國公司并未被要求一定要使用中國供應商。